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四有”好老师,传递了哪些育人导向?党员教师该如何践行?近日,学院副院长梁聪敏同志在学院9号楼B405教室,为基础教育部党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“习近平‘四有’教师指向‘四个导向’”为主题的党课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党课围绕“党员教师的初心与使命”“‘四有’好老师的导向”进行分析阐述。梁院长指出:“有理想信念”,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。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,也是每一名教师的灵魂之钙、是每一名学生急需补充的思想之钙,这个钙补得及时、充足,就能让每一名学生树立远大理想,立志报效祖国。“有道德情操”,体现了道德育人的导向。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,也会潜移默化促使他的学生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。“有扎实知识”,体现了知识育人的导向。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,还要勤勉学习。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,学生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,如果教师固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淘汰。“有仁爱之心”,体现了情感育人的导向。教师要把学生当亲人,时刻做到与学生和谐相处,用真情感化学生、影响学生。梁院长强调,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,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。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我们要牢记党员身份,在工作中做好表率,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来影响周围的同事,在学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会后,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身作则、学高身正、充满爱心、善待学生;一定牢记育人使命,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,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,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创造新业绩。